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简介  重要文件  工作动态  课程建设  学习交流  理论研究  资料下载 
  工作动态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长春中医药...
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评选...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普通本科教...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开展2022年...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评选第二届...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评选第二届...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评选第二届...
我校确立36项课题为2022年校级...
  学习交流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年丨长春中医...
学校召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我校组织校级课程思政专项研究...
王金凤解读课程思政“113435”...
马克思主义学院付晓男从哲学视...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永军作“课程...
门瑞雪教授做客“名师讲坛”谈...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四论”
2023-05-11 15:29  

张兴海李姗姗

[摘要]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校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功能论、方法论层面系统解读课程思政,以科学的育人理念正确指导教育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与全面性的特点,必须以科学的价值为导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履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因此,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功能论、方法论四个维度,对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行动逻辑、教育功用、实践方式进行理性省思,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义,为课程思政改革明确方向。

本体论:课程思政是对教育价值本原的回溯

人类的教育实践史,是对教育价值认识的发展史。由于文化观念、制度体系与文明程度的不同,教育面临不同的价值选择向度。新时期课程思政改革,是对教育价值本源的回溯、教育初心的回归。

本体论层面,课程思政有着三维诠释向度。其一,在宏观层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反映的是教育整体性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下而进行的教育价值选择与追求。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价值的思想凝结,是教育规律的折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规范性与导向性作用。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指引高等教育溯本追源、回归初心,把人的全面发展、整体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中。其二,在中观层面,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是教育价值实现的载体。课程思政虽然并不是具体的课程形态,但作为一种课程观念,可以落实教育价值理念,实现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引的融合。其三,微观层面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方式手段。从古至今,教育形式变化、教育内容更迭、教育方式革新,但教育却仍有着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以真善美合一的育人目标注重对学生德性生活与自觉文明生活的引导,形成对人内在精神与灵魂的教育关切。

认识论:课程思政是多维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深化

课程思政育人格局的形成,既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教育实践中人才培养目标凸显、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等多维度的发展深化。

理念提升,推动课程思政实践突破的历史维度。20世纪90年代是课程思政的发端前序,在这一时期,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开始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得以发挥。进入21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涌入,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新挑战、新要求。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这一时期,上海在贯彻落实政策时,通过开展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成了“大国方略”“时代音画”“感恩教育”等课程,极大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育人成效,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为课程思政的出台奠定了实践基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与实践路径,使课程思政上升为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专业课程教学改革。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建设任务。

培养目标鲜明,推动课程思政理念革新的价值维度。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承与实践提升,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传递特定阶级政治观念、道德意识与行为规范的重要方式。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性与关键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主体政治、道德、心理、思想等多维的促进与发展,坚定了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性与目的性。

带动教师发展,推动课程思政效能提升的外延维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教师,承载着启迪智慧、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壁垒,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场、技能场、工具场转化为生命场,以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维育人目标重焕教学活力。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组合,不是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生硬嵌入专业课程中,而是如盐化水般的使两者有机融合。因此,课程思政不仅改变着教师已有的教学认知图式,也对专业教师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推动教师多方面的专业发展。作为新时期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身先垂范,以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挖掘学科育人元素,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润物无声,实现育时代新人、担教育强国的责任使命。

功能论:课程思政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底色的深描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对高等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指南。课程思政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深化。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凝结了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基本经验,继承了马克思“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在面对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高等教育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以课程思政为着力点,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方式。课程思政既是高等教育阶段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基础教育学科德育功能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中“学科”作为教学科目的代指,与“课程”含义相近,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德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其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教育内容是“德知”的传播与接受、“德识”的内化与认同、“德行”的约束与规范。课程思政作为学科德育的延拓,一方面继续深化学科德育的教育成果,保证德知与德识的自觉,使规训德行上升为德行的自觉实践,形成具有稳定性与能动性的德性。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在实现“社会人”培养的同时,更加明确“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属性,关注“公民人格”的养成,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实现公民人格、社会行为与国家意志的统一。

课程思政是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时代诉求。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任务。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手段的隐蔽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高校作为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思想的前沿阵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彰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底色,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的特色。要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力,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方法论:课程思政要树立科学的指导原则

课程思政是高校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它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原则指导育人实践,提升育人效果。

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主题式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强调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强化了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在当下的课程教学目标中,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了三维教学目标,但在教育实践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常处于知识遮蔽或主体忽视的境遇。事实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是三维教育目标本体性存在的重要一维,更应该发挥其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二维教学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因此,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对现有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整合,建构同心同向的课程目标,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将分散性存在的“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形成集合与专题,取其最大公约数,确定课程目标的育人主旨、主题与主线,使单元性教学目标形成合力,实现同频共振。

弘扬历史文化精神,挖掘道德文化育人资源。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表达,更是文化的承载。以文化增添课程思政底蕴、丰富课程思政内涵、提升课程思政感染力。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可以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凝练课程思政的文化着力点。哲学社会科学应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自然科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世界观、方法论的引导;人文艺术科学突出健康审美情趣、乐观生活态度、高雅价值情操的培养。另外,每门课程发展史、学科思想史都是悠久历史文化的发展种系,饱含着峥嵘岁月的艰辛,见证了东方大国的崛起;重要理论的创建者、代表性人物、杰出学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钻研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重要继承。因此,依托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课程思想的心火,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振业寻根,在知识传授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相长中增强文化自信。

自然性渗入学科教学,追求潜移默化效果。青年学生具有相对稳定的认知心理结构,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秉持自然性原则,以自觉融入为着力点,避免硬性置入与简单教化。课程思政以思想性高、启示性强的学科知识为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思政的蕴情契理;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与氛围为前提,提高课程思政的生活性、情感性、形象性、问题性,为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铺垫与情感预设;以适恰的教学方法为推动,按照课程特点探索运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多元教学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营造教育教学“情境”,实现知行合一。高等教育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阶段,伴随着多元社会身份的实现,教育也要从理念内化、实践感知走向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育人向度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等教育育人的重要目标。因此,课程思政不能单纯局限于理论教学中,更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育人载体,通过体认内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内源性生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N].人民日报,2014-9-10(1).

[3]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15/16).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转载于《中国高等教育》. 2020(Z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