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简介  重要文件  工作动态  课程建设  学习交流  理论研究  资料下载 
  工作动态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长春中医药...
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评选...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普通本科教...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开展2022年...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评选第二届...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评选第二届...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评选第二届...
我校确立36项课题为2022年校级...
  学习交流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年丨长春中医...
学校召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我校组织校级课程思政专项研究...
王金凤解读课程思政“113435”...
马克思主义学院付晓男从哲学视...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永军作“课程...
门瑞雪教授做客“名师讲坛”谈...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基于国家级一流课程《中药分析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5-12 09:43  

李姗姗贡济宇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中药分析学依托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的基础,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了“前导-中培-后托”全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立了“情感激发-思想认同-行为自觉”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确立了“五维”融入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通过“3+1+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模块+思政”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与资源建立、“案例+情境+自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二维多元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实施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药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切入。中药分析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发挥国家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优势,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课程育人实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1.打造“前导-中培-后托”全程式线上线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尤如“盐”与“汤”的关系。“思政就像一把‘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汤’在变得更可口的同时,也能真正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功效。”[1]依托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育人模式。但由于启智润心育人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中药分析学依据课程思政特点,建立“前导-中培-后托”全程式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拓展与延伸课程育人链条,最大程度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效。“前导”就是课前引导。在开课前的上一个学期末,通过选课名单建立学习通与微信群的交流平台,既为学生介绍课程概况、发布调查问卷、开展学情分析,又依据社会时政热点随机推送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如习近平新年寄语、“经典咏流传”节目、新冠疫情事件等,营造课程思政育人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中培”就是教学过程中培养。主要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后托”就是课程结束后的托举。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师生间情感的加深,依托学习平台持续性地关注学生发展,解决其在后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助力学生就业与创业,全过程地关注学生发展,构建中药分析学“大思政”育人模式。此外,利用平台,在学生毕业前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成长心得等进行反馈,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2.建立“情感激发-思想认同-行为自觉”三段式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机制

情感激发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起点,是学生主动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内部动力。中药分析学通过选取丰富的思政元素,为学生提供持久性的情感体验。一是“关注中医药传统文化,不媚外”,通过历代医药学家传记、本草精华选读等,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与中药学专业的坚守;二是“融合专业知识,不空谈”,通过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解读,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升责任意识、法规意识与环保意识。

思想认同是对情感激发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内化。课程思政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情境体验和角色体认,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中药分析学一方面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师生讨论、情感体验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同。另一方面通过挖掘优秀校友事迹、访谈优秀校友、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等,以榜样示范的形式引导学生思想跟随与价值确信。

行为自觉是情感激发、思想认同育人效果的外显,是通过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体现的。中药分析学既通过全过程的行为观察,及时提醒与纠偏学生行为。也在课程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前期思政元素进行丰富与拓展,融进中药分析规范操作的演示与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操守,为岗位胜任奠定基础。

3.确立“五维”融入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教学就是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的艺术。”[2]课程思政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途径,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是教学智慧的集中表达。中药分析学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加强课程的顶层设计,建立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教学设计、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融入考核评价的“五维”改革路径。一是融入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中药分析学将课程思政育人要求全面系统性地贯彻在教学大纲中,尤其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考核评价等方面;二是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是宏观层面课程规划与蓝图,教学设计则是微观层面课程的实施与操作。中药分析学依据教学大纲,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分解、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运用等,实现课程整体育人目标与功能;三是融入教材。教材是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的载体。由于教材编写的周期性,与中药分析学课程配套的课程思政教材尚未出版。因此,中药分析学依托现有教材体系,对知识内容进行优化与重构,在模块化的课程内容设计中加入思想元素,丰富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四是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思政实现的主渠道,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课程思政育人氛围,掌握适合的教学时机、抓住有效的教学事件,及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五是融入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调节与激励功能,是教学改进与提升的重要环节。中药分析学依据课程思政特质,优化教学评价结构与方法,开展了二维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改革。

4.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4.1确定“3+1+1”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中药分析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规律及其评价与控制方法的学科,是中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紧扣培养目标与毕业标准,在“知识传授、思维养成、能力提升、价值塑造”课程教学目标基础上,确定了“3+1+1”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3”是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即从中药质量控制出发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依据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从课程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1”是养成一个习惯,也就是从中药分析的技术要求出发,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作风和规范操作习惯;“1”是培养一种精神,通过历代医药学家和优秀校友的案例,培养学生树立服务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3+1+1”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专业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机融合,为学生从事中药分析、检验、生产和研究开发新药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

4.2构建了“模块+思政”的线上线下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药分析学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知识模块、方法学模块、应用模块、拓展模块中,均加入思政内容,构建了“模块+思政”的课程教学体系。思政教学内容由固定部分和随机部分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与教学内容融入(详见表1)。随机部分即结合时事政治适时切入,随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如每年都第一时间向学生转发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为学生推荐“奋进的旋律”“经典永流传”等节目,在新冠疫情期间向学生介绍我校77级校友仝小林及我校赴武汉一线人员的事迹,鼓励学生热爱专业,并为中医药事业、人民健康福祉努力进取、不懈奋斗。

表1.中药分析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一览表(固定教学内容)

模块

课程内容

思政教学内容

思政目标

基础知识模块

中药分析学绪论

优秀校友事迹

中医药的历史成就

历代医药学家

专业认同、职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进取精神、中医药思维、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药分析基本程序与依据

药品管理法

中医药法

优秀校友果德安等立志报国将中医药标准推向世界

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方法学模块

中药鉴别分析(真实性)

药品管理法

齐二药事件案例

龙胆泻肝丸案例

刺五加注射液事件

中药显微鉴别徐国钧院士事迹

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奋斗精神

中药定量分析

以岭药业创业发展事迹

中药质量评价模式

一标多测方法

创新创业精神、中医药思维

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

中医药质量控制发展

中医药思维

中药杂质及

有害物质分析

国际药害事件

“银杏叶事件”事件

优秀校友谈事例药物警戒

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职业道德

应用

模块

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

石杉碱甲碱研发故事

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和爱国精神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原辅料质量分析

“毒胶囊”事件

职业道德

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技术发展

中医药思维、文化自信

注射液质量分析结合 “茵栀黄注射液”等问题

社会责任意识

自学的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

体内中药成分分析

优秀校友事迹

创新精神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结合案例阐明我国中药标准引领国际标准的制定

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

实验实训

培养学生养成规范操作习惯

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精神、环保意识

拓展

模块

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结合中药分析进展案例

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4.3优化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与平台

中药分析学不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编印了《中药分析学课程思政简明读本》,与教材相融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读本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草精华”篇,通过对《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经集注》等12本中药名著进行筛选,选取与课程相关联的中药药性、药理进行梳理与汇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中药资源的丰富、先贤智慧的伟大,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第二部分“历代医药学家”篇,选取了从古至今的8位名家,包括古代的张仲景、陶弘景与现代的屠呦呦、张伯礼,主要为学生介绍其在中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奋斗进取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中药事业发展中。第三部分“优秀校友”篇,选取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国医大师王烈教授等20名优秀校友,为学生介绍其求学经历、成长历程与优秀事迹等,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精神意识,提升内在学业发展动力。第四部分“法规”篇,为学生梳理《药典》《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等重要法规条文,提高学生法规意识、责任意识。此外,中药分析学依托已有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建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将《中药分析学课程思政简明读本》进行数字转化,将优秀校友事迹的宣传视频上传共享,定期为学生梳理重大医药卫生事件,不断拓展课程思政线上教学资源。

4.4运用“案例+情境+自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

中药分析学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发布学习任务与内容,学生自主完成线上资源学习,再通过线下课堂的师生面授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药分析学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与学生自主学习法的教学方法。

中药分析学精选课程思政案例,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中的问题,理解案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觉地形成思想认同与行为规范。中药分析学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主要通过线上随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线下案例教学的互动交流与课后线上的总结讨论三种形式实现;情境教学法是为了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运用的具体生动的场景的一种教学方法。[3]中药分析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与氛围营造,为学生构建积极的育人情境。特别是专业拓展模块中的主题报告、实验教学的动手实践、课堂教学的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相融合,提高课程思政学习的获得感;自主学习是培养青年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中药分析学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开展自主性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自主查阅整理资料、拜访优秀校友、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提升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主动性。

4.5探索二维多元线上线下教学评价方法

中药分析学课程思政评价包括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评价两个维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实现,以常态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为主。常态性评价是每个单元教学后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针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有效度、教学方法的适合度、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方面开展调查,形成教学反馈。阶段性评价主要是在期中、期末,以学生面对面的座谈、访谈形式开展,搜集教学信息,为教学反思提供材料。

中药分析学探索多种方法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进行评价。依据课程思政的“3+1+1”的教学目标,针对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或测试进行评价。环保意识与规范操作行为习惯则通过实验操作环节的观察与测试进行评价。学生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养成的考核主要通过课程思政学习的心得体会、“我心中的优秀校友”的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中药分析学运用电子档案袋评价法,将每个学生课程思政的作业、心得、研究报告与课堂(观察)记录等收录档案袋,既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也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成长轨迹与进步程度。

中药分析学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激励奋斗进取精神。下一步中药分析学也将进一步凝练建设经验,出版与专业教材配套的课程思政教材,提升课程团队整体育人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樊丽萍.“课程思政”尝试“将盐溶在汤里”[N].文汇报,2018-01-17,(1).

2.[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64.

转载于《时珍国医国药》 2022 年第 33 卷第 11 期

关闭窗口